当前位置: 首页>学术动态
关于召开“低碳烯烃和芳烃生产技术和产业耦合技术交流会”的通知
发布时间:2019-08-07   来源: 中国化工学会

 

      我国炼油能力和原油加工量持续增加,2017 年我国炼油能力已经达到 8.04 亿吨,全国原油加工量 5.68 亿吨,炼油装置开工率为 70.64%。到 2030 年,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60 亿吨标准煤以内,煤炭、油气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按 5∶3∶2。届时石油消费比例不变依然维持 15%,即需要 9 亿吨标准煤,按 1kg 标油=1.4286kg 标煤折算石油消费总量为6.30 亿吨,届时炼油能力将达到 11 亿吨/年,炼油装置开工率会下降到 57.27%。如果考虑现在的开工率 70%不变,仅需要炼油能力 9 亿吨/年,如果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,开工率按 80%考虑 7.88 亿吨。炼油能力过剩超过 1.5~2 亿吨/年,此趋势使得炼油产业必须进行“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”调整。

      炼油能力过剩的解决途径:将油品转化为低碳烯烃和芳烃,也就消化了加工能力,解决了能力过剩的矛盾。将油品转化为烯烃、芳烃等基础原料和高端化工新材料,形成“油头化尾”一体化产业模式,实现炼油与下游高端石化产品生产的平衡发展。这是当前炼油企业的发展思路与方向。

      而且,中国是聚烯烃生产和消费大国,2017 年中国聚烯烃总产量约 3600 万吨,表观消费量约 5000 万吨,自给率仅达到 72%。随着炼油 DCC、CPP、HCC 等技术的推广;煤基甲醇制 MTO、MTP、MTA、MTG 等技术的发展以及丙烷脱氢(PDH)等多种原料路线的兴起,中国的聚烯烃产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竞争的格局。发展低碳烯烃和芳烃可以大幅度消化过剩炼油能力,可以大幅度提升聚烯烃自给率,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巨大支持作用; 对我国传统产业高消耗、高排放、高污染、低产出、低效益,供过于求矛盾解决,克服制约经济转型、供给侧结构升级的难题大有好处。也符合和支持中央倡导的“能源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、能源供应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、人类现代生活方式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三大矛盾,正在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”的理论与实践。

      根据国家炼油和石化产业形式,将实施“改造提升、搬迁转移、转型转产、关闭淘汰”的路径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实现高端化、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是正确的,适时的。炼油、石化、煤化工等企业都要创造低成本生产战略(少产油品、发展化工,资源优化、内部集成),形成有机的化工集群模式,找到企业发展的路径,企业才有希望(特别是对没有实现经济规模的企业,尤其如此)。

      实施低成本进入石化领域的原料策略、高产值产出、差异化生产,是炼油向石化转型的方向,并且将立足市场需求在自己加工的产业链中,才能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。

      根据专家共议,认为召开“低碳烯烃和芳烃生产技术和产业耦合技术交流会”是适时的,是有条件和热门的话题。它的技术研讨、交流将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,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,有利于缓解石油化工原料不足的矛盾。对炼油、炼油化工、石油化工、煤化工、天然气化工的发展都是很好的支持。实现优化加工、经济加工,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,满足产品竞争力要求是非常有价值的会议。

      中国化工学会与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技术咨询中心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定于 2019 年 9 月 24 日~26 日在辽宁大连召开“低碳烯烃和芳烃生产技术和产业耦合技术交流会”。届时将邀请院士、炼油、炼油化工、石油化工、煤化工、天然气化工生产企业、科研院所、大专院校等专家和领导在会上做报告;邀请工信部、发改委、能源局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光临指导;欢迎各界精英和单位协助办会。

一、现征文内容公布如下:

(一)会议重点研讨以下技术

1、低碳烯烃产业发展现状、面临挑战及对策研究;
2、实现低碳烯烃经济化生产的国内外新技术;
3、低碳烯烃技术路线产业链研究;
4、轻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;
5、重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;
6、原油直接生产烯烃技术进展;
7、乙烷裂解制乙烯的竞争力分析及风险研究;
8、丙烷脱氢(PDH)制低碳烯烃技术;
9、煤基生产低碳烯烃技术路线和产业链研究;
10、煤基制芳烃技术路线和产业链研究;
11、煤油化一体化耦合技术;
12、MTO、MTP 高附加值下游产品方案探讨;
13、甲醇制 MTA 技术进展及产业链分析;
14、甲醇制 MTG 技术路线和产品方案探讨;
15、煤制乙二醇技术突破及工程实践;
16、煤制乙醇技术开发及应用进展;
17、特殊设备、管线与阀门生产制造技术;
18、节能、环保与安全技术;
19、先进的控制技术;
20、国内外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。

(二)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工艺专场推介

1、国内新技术与产品

2、国外新技术与产品

3、前瞻性技术与产品

(三)产业耦合技术与方案专场推介

按企业和产业发展规律:企业整合和融合发展,是对象,跨空间、地域、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和优化生产要素、生产关系、销售体系、资本运作,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。产业耦合是一种更为全面、更为高效的先进产业发展模式,具有发展成本更低、发展机制灵活、产业结构合理三大优势, 适应我国当前炼油、石化、煤化工、天然气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。

故此,征集有关论文

1、炼油、石化、煤化工、天然气产业整合技术和融合技术;
2、炼油、石化、煤化工、天然气产业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发展的一体化方案;
3、创造低成本、低消耗、高产值,不同产业之间耦合方案。
4、企业之间基地化、生产装置大型化、生产要素集约化、上游下游一体化、生产过程洁净化、生产产品清洁化、油品输运管道化、控制系统智能化的基地化方案。

二、组织机构

联合主办单位:中国化工学会

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技术咨询中心

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

承办单位:北京普瑞拓科技有限公司

协办单位: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

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

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

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

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

三、参会人员:

      会议将紧紧围绕中央倡导的“能源革命”的理论与实践;适应和推进我国当前炼油、石化、煤化工、天然气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,开展“低碳烯烃和芳烃生产技术及产业耦合技术”研讨与交流;利用技术交流的机会,利用先进理念、先进的思想、先进的技术、先进的组织方式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思路提升,提高企业竞争能力。

      这次会议我们邀请了刘中民院士、蹇锡高院士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知名专家、各研究院所学术带头人、海外技术专利商代表给大家讲课;邀请国家机关、炼油、炼油化工、石油化工、煤化工、天然气化工生产企业以及科研院所、大专院校代表;科研、设计、工程建设、监理、技术服务、制造及材料生产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。

四、会议时间地点:

时间:2019 年9 月24 日报到,25 日~26 日开会

地点:辽宁大连(详细地点另行通知)

五、其它事项:

为了筹划好本次大会,特将论文编制和会议收费通知如下:

1、论文发表注意事项:

(1)论文或技术推介书内容要求:内容要紧扣会议重点关注问题,提供资料不要涉密;

(2)论文或技术推介书收录及出版:对投稿论文将请技术专家进行筛选,将有代表性的论文在会议上做报告交流,其它印刷列入论文集。

(3)论文格式:全文首页页脚请附第一作者简介(包括作者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工作单位、职务、职称、学科领域、联系地址、电话、邮箱等),采用 word 排版。

(4)发言稿件:院士发言 50min,贵宾发言 40min,特邀专家 30min,一般专家 20min。

(5)本次交流会将编辑印制《低碳烯烃和芳烃生产技术及产业耦合技术交流会》论文集,特向各单位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征文,望积极投稿,同时也欢迎企业刊登广告。

请论文于2019年8月30日前发送至1536310648@qq.com邮箱。

六、组委会联系方式:

电话:010-63420889 传真:010-63420889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前街2号 邮箱:13146600033@163.com

联系人:隋全宝 电话:13146600033(微信同号)

 

 

附件下载:会议通知   发言和致辞嘉宾名单和演讲主题   参会报名表

 
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
邮政编码:030024 | 电话:(86)0351-6181809
山西省化工学会. 晋ICP备16007912号-1